6月25日15点40分,随着道德与法治科目考试结束,北京2025年中考正式收官。在中考成绩放榜后,海淀学子们将迎来不同的境遇:成绩理想的学生渴望乘胜追击,向着更高学府发起冲刺;成绩欠佳的学生则期盼抓住志愿填报机会,选择更适合自己的学校,实现未来的逆袭突围。
众所周知,一所优质学校的选择,不仅关乎未来三年的学习质量,更成为叩响理想大学之门的关键钥匙,这也让海淀家长们将择校列为当前头等大事。在众多选项中,清华附中志新学校近两年凭借三大硬核优势,已经成为当之无愧的最优解。
一、顶配师资矩阵+双校资源赋能,打造黄金教育生态
常言:名师出高徒。优质教育资源核心在于优秀师资。清华附中志新学校深谙“师资”是核心竞争力。在海淀教委统筹下,依托清华附中本部,整合集团顶尖教学与管理资源,大力引进特级、正高级等高端人才,并加大调入优秀师资力度,全面赋能志新学校。目前已组建完成了一支“王炸级”教师团队:以正高级教师、特级教师为领军人物,搭配市区级学科带头人,师资配置远超普通公立学校平均水平,为学生构建系统化、专业化知识体系提供坚实保障。
学校深厚的历史积淀与独特的资源整合能力,更为其教育实力注入独特优势。追溯至20世纪60年代的钢铁学院附中,彼时便承载着为国家战略资源研究培养人才的使命,积淀了浓厚的理工学术氛围。现在,学生不仅能享受“顶配”师资,更能获得清华附中教育集团与北京科技大学的双重资源加持,形成独一无二的教育生态。
在学术高度方面,现在的清华附中志新学校不仅拥有众多具备高级职称、担任学科带头人的优秀教师,凭借专业领域深厚的造诣,为学生提供高水准的知识引导。在师资数量方面,学校合理把控师生比例,充足的师资储备确保在各类情况下都能为学生提供优质教学服务。在教研探索方面,更是依托清华附中与北京市海淀区进修学校两个教育集团的联盟,定期开展联合教研、课题攻关与资源共享,持续优化课程体系与教学方法,助力教师专业成长,为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注入强劲动能。
在师资结构上,学校精心打造“老中青黄金梯队”:资深教师凭借多年中高考命题研究经验,精准锚定考点;中年教师以扎实的专业功底和丰富的教学案例,高效突破知识难点;青年教师则以创新教学方式和年轻化视角,更易构建“同龄人话语体系”,有效缩小代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动力,确保每个学生都能获得适配的成长指引。
二、高研实验室+项目制学习,点燃兴趣驱动引擎
教育实践表明,兴趣驱动的自主学习比填鸭式灌输和机械刷题更能让学生高效、全面地掌握知识,尤其在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的实践应用中效果显著。随着高考改革推进,物化生学科的重要性愈发凸显,也成为学生学习的难点。在此背景下,将实践与理论结合、实验室与课堂融合,成为教育探索的新方向。
清华附中志新学校积极顺应这一趋势,打破传统教学桎梏,构建“实验室即课堂”的创新学习模式。在硬件设施上,学校配备远超普通公立校的“高研实验室”。学校斥资打造的“化学综合高研实验室”与“生命科学高研实验室”已进入课题研究阶段,“物理综合高研实验室”和“天文地理综合高研实验室”也在紧锣密鼓筹建中。
( 化学综合高研实验室正式启用)
这里并非传统的教学实验场所,而是专注挖掘学生科研潜力的创新平台。学生可以在实验室中动手实践,从实验现象中探索规律,再将规律提炼为理论知识,与考试内容相结合。这种学习模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让学生在兴趣驱动下深入理解学科知识,提升学习效果。
(清华附中志新学校刘建钰校长关注学生使用高研实验室情况)
(清华附中志新学校学生利用高研实验室设备做出的反应结果)
同时,学生更可以在对应科目的导师指导下,参与前沿探究性实验项目,从确定选题到开展研究,历经数月甚至两年,即使面临失败风险,也能在过程中淬炼科学思维,培育严谨求实的科研精神。三、成志学堂+贯通式培养,铺就拔尖人才之路
“独行快,众行远”,清华附中志新学校深知,拔尖人才的培养不仅是个体的突破,更是群体共同进步的过程,而其形成的头部效应更能带动整体水平提升,激发良性竞争氛围。2024年,由清华附中本部发起并参与,联合“清华附中志新学校”和“清华附中学院路学校”成立“清华附中成志学堂”(简称“成志学堂”)。
(清华附中志新学校与本部共同打造成志学堂)
“成志学堂”通过三校“师资共享、教研同步、考试同标、活动同频”,使清华附中先进的办学理念、鲜明的办学特色、优良的育人效果进一步扩大影响,为海淀区基础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发挥更大的名校力量。
(清华附中志新学校与本部实现化学科目的一体化教研和集体备课)
(清华附中原语文教研组长徐慧琳每周指导志新学校语文组集体备课)
清华附中志新学校在清华附中教育集团指导下,依托“成志学堂”平台培养创新拔尖人才。在“基础-拓展-拔尖”课程体系中,基础课程确保国家及北京市课程要求扎实落地;在集团资源支撑下,专门开发了以学生兴趣为出发点、满足学生个性发展创客、强基、专项提升等拓展课程;拔尖课程重点整合清华大学等高校及科研院所专家、实验室等社会资源,开发高研课程、学科竞赛、科技发明创造等内容,并通过中学与大学/科研院所贯通与联合培养模式,在高校专家深度参与指导下,系统发展学生的高阶思维与创新能力。
(2025年清华附中志新学校首次斩获海淀区中学生校际辩论赛亚军,并将代表海淀区参加北京市级比赛)
(清华附中志新学校高2024级学子李昕炀,获第二届北京市中学生跨年演讲活动特等奖)
(清华附中志新学校学生参加2024年国际教育机器人大会比赛并获奖)
(清华附中志新学校学生参加2024年全国青少年航天创新大赛总决赛并获大奖)
(清华附中志新学校参加2024年全国青少年定向锦标赛并获冠军)
简言之,从师资到资源,从课堂到实践,从个体到群体,清华附中志新学校在进入清华附中教育集团后发展迅速,已经构建起了全方位、立体化的教育体系,在传承清华精神与文化底蕴的同时,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术资源、实践机会和个性化培养方案,助力学生勇于探索、敢于创新,在竞争中不断突破自我,实现卓越成长。而清华附中志新学校为海淀学子搭建通往理想大学的高速通道,已成为海淀升学志愿填报的理想选择。
扫描二维码下载手机客户端
扫描二维码下载手机客户端
-->分享到
发布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评论服务协议
未登录
0/200发布发布全部评论0条
点击加载更多欢迎下载“北京日报”客户端发表评论
相关阅读热门报道换一批推荐阅读换一批精彩视频换一批猜你喜欢滚动北京国内国际北晚社会文娱体坛旅游文史阅读深度产经调查互联网美食北晚健康消费北晚行业北晚网摘网站地图新闻评论深度理论视频图库悦读互联网财经文化体坛科教消费矩阵网摘东城区政府网站西城区政府网站朝阳区政府网站海淀区政府网站丰台区政府网站石景山区政府网站门头沟区政府网站房山区政府网站通州区政府网站顺义区政府网站大兴区政府网站昌平区政府网站平谷区政府网站怀柔区政府网站密云区政府网站延庆区政府网站市人大市政协市监察委市高级人民法院市人民检察院市政府办公厅 市发展改革委 市教委市科委市经济信息化局市民族宗教委市公安局市民政局市司法局市财政局市人力社保局市规划自然资源委市生态资源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委市城市管理委市交通委市水务局市农业农村局市商务局市文化和旅游局市卫生健康委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市应急管理局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市审计局市政府外办市国资委市广播电视局市文物局市体育局市统计局市园林绿化局市地方金融监管局市人防办市信访办市知识产权局市医保局 京报媒体矩阵北京日报 北京晚报北京青年报北京商报音乐周报新闻与写作北京日报客户端长安街知事艺 绽北晚在线北京深读空间关于我们 京报集团京报移动传媒北晚在线版权声明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人民网新华网央视网光明网中国网中国日报网中国经济网千龙网今日头条百度新浪网易腾讯搜狐爱奇艺优酷
Copyright ©1996-2025 Beijing Daily Group, All RightsReserved
京公网安备11040202120009号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14054880号-1
主管:北京日报报业集团 主办:京报移动传媒有限公司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海淀中考家庭必看!清华附中志新学校近两年为何备受青睐?网络2025-07-09 17:16
专注报道您想看的新闻
长按二维码查看文章详情
点击下载
发布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评论服务协议未登录
0/200登录发布全部评论0条
点击加载更多账号登录短信登录请输入手机号
股票配资门户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