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一组由澳大利亚摄影师莫理循在1870年拍摄的晚清旧照。这组珍贵的影像不仅把百余年前晚清百姓的日常生活呈现出来,更像是一扇透视历史风貌的窗口,帮助人们理解那个时代的社会秩序与人们的生存状态。画面里,朝廷大臣的袍服华美、纹饰繁复,散发着一种威仪与气度;而另一方面,贫民百姓居所的破旧与简陋也清晰可见,让人直观地感受到财富与权力之间的巨大落差,以及普通百姓的生活艰难。
这是晚清时期一户贫困家庭的写照。茅草覆盖的房舍低矮而不整齐,墙体和檐角在风雨日积月累中显得斑驳杂乱。屋前站着一位中年妇女,神情略带忧虑,手势似乎在安抚身旁的家人。几个年幼的孩子衣着简朴、颜色褪淡,脚蹬泥地赤足走来走去,显现出日常生活的匮乏与落后的条件。整个场景弥漫着贫困带来的压抑氛围,让人感受到平日里的生计之困与社会救助的缺失。
展开剩余63%图为晚清年间广州水上疍民的留影。疍民是居住在江河沿岸、以船为家的群体,日常以捕鱼、运输为主要谋生方式,生活多在水上度过,常常独自漂泊于寒冷的江水之上,难以获得稳定的居所与社会认同。照片中或许能看到简陋的木船点缀在水面,岸边是低矮的舟棚与码头,远处的水声与船上劳累的身影共同构成一种孤独而坚韧的生活写照,仿佛在无声地述说他们与海洋、与城市之间错综的关系。
这是晚清时期的朝廷大臣与其正室的留影。大臣相貌端正、气质英挺,身上穿着华丽的锦绣袍服,在镜头前显得格外稳健而庄重。坐在他身旁的正室夫人穿着诰命夫人的朝服,姿态优雅、气质沉静,面容温润而端庄,仿佛与这位公职人物共同构成一种礼仪和权力的对称美。这组画面以对比的方式呈现了统治阶层的显赫与礼仪的庄严,给予观者强烈的时代感与阶层印象。
图为晚清1870年山脚下的穷人家旧照。山脚处的民居破旧低矮,沿坡而建的房屋呈现出不规则的排列,墙面多有风霜的痕迹,木梁露出,屋檐线条简朴而粗粝。从画面的气息中,可以感受到当时百姓的生活极其贫困,居住条件艰苦。与此同时,画面也隐隐传达出那个时代底层百姓生活的日益艰难,以及官方在改善他们生活条件方面的无力感与迟缓。
这是1870年广州一带穷人居住的小木屋的影像。那些小木屋结构凌乱、材质粗糙,墙面不平整、间隙处空气透着潮湿。房屋前的面孔多半没有表情,似乎被现实的困顿深深压抑,整幅画面透出一种强烈的压抑与萧索感。木屋之间的距离狭窄,周遭杂物堆放随意,地面常被泥土与潮气所侵袭。这样的场景仿佛在用影像讲述百姓们日常的艰难,以及他们在贫困中的坚韧与无奈。
发布于:天津市股票配资门户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